6 月 6 日,红杉资本宣布了近一年半来的第二次大重组,决定将自己按区域一拆三,各区域完全独立并采用不同品牌运营,整个重组计划在 2024 年 3 月底前完成。届时独立运作的三大区域分别是:
-红杉美欧,沿用 Sequoia Capital 品牌名;
(资料图)
-红杉中国,以 “红杉”“HongShan” 作为中、英文名;
-红杉印度及东南亚,启用新品牌名 “Peak XV Partners”。Peak XV 即为珠穆朗玛峰,“XV” 为罗马数字 15。
另外两家独立公司,捐赠型家族办公室 Sequoia Heritage,以及投资二级市场的 Sequoia Capital Global Equity 仍将存续。
据《晚点财经》了解,红杉多年来采取相对独特的运作模式,各区域主体在拥有独立的所有权和投资决策权的同时,有选择性地把部分后台职能进行全球集中化管理,确保各区域在这些职能运营上的一致性。
区域实体有联动也有竞争。比如红杉中国和美国基金都是字节跳动股东,红杉中国负责人沈南鹏还是字节跳动董事会成员。《福布斯》的文章称,红杉区域基金间的利润分成及共享后台职能将在今年底前终止。红杉拒绝这篇文章的说法置评。
2021 年 11 月,红杉公布成立以来的最大规模业务调整,将美国和欧洲的业务,重组成立单一结构、没有赎回限制的红杉基金,不再像传统风险投资基金那样成立特定的基金、投资特定发展时期的公司,也不必在基金成立的 10-12 年内将资金返回给投资人,可以投资小公司,也可以 “打新”、炒股甚至投资加密货币。
如果当时的调整是为了更贴近时代特点 —— 为风投创造最佳回报的那些行业或者时代已不复存在,风投因此开展所谓的全周期投资 —— 那么这次的调整可能更是如此。
全球经济政治局势进一步波动,投资人更小心花钱,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也没那么容易跑出来了,投资人变得更谨慎。根据《福布斯》的统计,2022 年美国新增 182 家估值 10 亿美元公司,比前一年少近 28%。中国新增 74 家,和前一年一样,但这些公司对欧美投资人的吸引力大幅减少。
不仅一级市场如此,二级市场也是类似局面。好几位投资人、分析师甚至国内平台企业内部人士向我们抱怨过外资对当前中概股基本面的忽视。根据我们获得的中概股基金 KWEB 的资金流量数据,今年 2 月中下旬起,该基金开始录得资金净流出,至 5 月底已经累计流出超过 1000 亿美元。(龚方毅)
标签:
要文